摘要: 【编者按】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的脚步一刻不曾停歇,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都是一叠一叠的浪花。2015年倏忽而过,这一年里,有哪些名家大儒悄然远逝,永...
【编者按】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的脚步一刻不曾停歇,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都是一叠一叠的浪花。2015年倏忽而过,这一年里,有哪些名家大儒悄然远逝,永远定格于2015?他们的离开,为何令人唏嘘不已,空怀怅惘?站在2016的开端,让我们一同回眸,缅怀这些先生们。
1月6日,辽金史名家、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浦江逝世,年仅54岁。
刘浦江,1961年出生于上海,籍贯重庆垫江,辽金史名家、北京大学历史系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专业领域为宋辽金史、中国北方民族史。
主要著作有:《辽金史论》、《二十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松漠之间:契丹辽金女真史研究》等。
1月8日,教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济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黄济,原名于鸿德,1921年7月20日出生于山东省即墨县。著名老一辈教育学者,新中国教育哲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1946年至1948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肄业,1949年华北大学教育系毕业。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员,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学研究会第二届副理事长。
主要著作有:《教育学》、《教育哲学》、《现代教育论》等。
1月9日,哲学家、历史学家、儒学研究泰斗庞朴先生在济南逝世,享年86岁。
庞朴,字若木,原名声禄,1928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史家、哲学史家、方以智研究专家。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曾任山东大学讲师、《历史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儒藏研究中心总编纂等职。2010年被山东大学聘为终身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理事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获当今儒学研究领域最高荣誉“孔子文化奖”。致力于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以及出土简帛方面的研究。
主要著作有:《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谈谈客观规律》、《〈公孙龙子〉译注》、《〈公孙龙子〉研究》、《帛书五行篇研究》、《公孙龙评传》、《沉思集》、《儒家辩证法研究》、《稂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公孙龙子今译》、《白马非马——中国名辩思潮》、《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蓟门散思》等。
2月11日,历史地理学家、郦学研究泰斗、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在杭州逝世,享年92岁。
陈桥驿,原名陈庆均,著名历史地理学家。1923年出生,浙江绍兴人,现任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终身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谘询委员。
主要著作有:《郦道元与〈水经注〉》、《郦道元评传》、《水经注研究》等。
3月9日,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家罗国杰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罗国杰,1928年生,河南内乡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家,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拓者,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行政法专业,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伦理学会第一届副会长、第二届会长,北京市伦理学会第一、二届会长。2009年聘任为中国人民大学首批九位荣誉一级教授。
1999年到2000年间,罗国杰曾为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单独上过课,课程名叫《儒家思想与政治治理》。
主要著作有:《中国传统道德建设》、《道德建设论》、《罗国杰文集》和《伦理学》等。
4月10日,清史研究专家,末代皇帝溥仪之弟爱新觉罗·溥任去世,享年96岁。
爱新觉罗·溥任又名金友之,1918年9月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摄政王府。1947年他创办北京竞业小学,至1968年退休。曾任北京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退休后致力清史研究,发表了《晚清皇子生活与读书习武》、《纳兰性德与〈通志堂集〉》、《清季王府于饮食医疗偏见》、《醇亲王府回忆》等文,还整理了其父载沣的《使德日记》等。
4月18日,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沈渭滨在上海去世,享年78岁。
沈渭滨,1937年出生,上海市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1976年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0年代以后,沈渭滨将研究重点转向区域文化史研究,主要研究海派文化。
主要著作有:《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洪仁》、《晚清女主——细说慈禧》、《困厄中的近代化》、《阿拉上海人:一种文化社会学的观察》、《曾经沧海》等十余种;主编《近代中国科学家》等;合编《张謇存稿》。
6月14日,中国文艺学理论家童庆炳先生去世,享年79岁。
童庆炳,1936年生,福建连城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学、文艺心理学、文学文体学、美学方面的研究。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兼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北师大文艺学中心主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家学会副会长。
童庆炳是中国文艺学理论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培养出大批学者、作家,如莫言、余华、刘震云等知名作家都曾经是他的学生。
主要著作有:《淡紫色的霞光》《文学概论》、《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文学创作与审美心理》、《文体与文体创造》、《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合作)、《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童庆炳文学五说》、《中国古代意义》、《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等。
6月24日,红学家魏同贤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
魏同贤先生1930年生于山东省滕县,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社长,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上海红学会会长。
年轻时候的魏同贤先生就开始喜欢《红楼梦》,文革之后开始发表红学研究方面的文章,著有《胡适的在红学史上的地位》、《俞平伯新红学再评价》、《论红楼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简论红楼梦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己卯本石头记编辑手记》等文章,在红学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其中,《胡适的在红学史上的地位》一文荣获1986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论文奖。
对大型集成性文献的整理出版是上海古籍出版社迥异于其他古籍出版社的主要特色,而这一特色正是魏同贤先生主持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期间发扬光大的。如《古本小说集成》,这部丛书收录了宋元明清小说428种,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小说的发展脉络与时代特色,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小说属于首次公诸于世,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魏同贤先生非常重视与《红楼梦》有关的书籍的出版,为《红楼梦》多种版本的编辑、出版以及各家红学论著的面世作过经久的努力。
除此之外,魏同贤先生还长期致力于儿童文学、民间文学及古典文学的研究工作,曾主编《冯梦龙全集》、《凌濛初全集》、《文科十万个为什么》等书,在学界有着很强的影响力。
11月28日,中国美国史研究主要奠基人黄绍湘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黄绍湘,女,1915年5月10日出生,祖籍湖南临澧。1935年清华大学“一二·九”运动骨干。193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文史学士。
黄绍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社科院世界历史所研究员,是中国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撰写和研究美国史的第一人,中国美国史研究主要奠基人之一,在国内外的美国史研究界有着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
著作:《美国简明史》《美国早期发展史》《美国通史简编》等。
12月3日,历史学家齐世荣逝世,享年89岁。
齐世荣,1926年生,江苏连云港人,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首都师范大学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科的创建者、杰出的教育工作者、新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20世纪的历史巨变》(与廖学盛共同主编)、《世界五千年纪事本末》(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主编)、《绥靖政策研究》(主编)、《世界史》(与吴于廑共同主编)、《精粹世界史》(主编)、《史料五讲》等。编译有《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和《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译著有《西方的没落》(合译)等。
12月17日,藏学家王尧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王尧,1928年生于江苏涟水,原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51年就读于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师从著名语言学家于道泉先生,后留校任教至今。曾任奥地利维也那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客座教授。
王先生生前为中央民族大学藏学院教授、藏学家、民族史学家、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波恩大学《藏文历史文献》刊编委(1981年起)。
主要著作有:《宗喀巴评传》、《西藏文史考信集》、《王尧藏学研究文集》(1-5卷)等。
12月18日,戏曲史家、作家蒋星煜逝世,享年96岁。
蒋星煜,生1920年,江苏溧阳人。启蒙老师是既为晚清秀才又做过小学校长和孙中山警卫团文职军官的外祖父。因抗日战争中断学业,肄业于上海复旦大学英文会计专业。辗转到重庆当过图书馆职员、中华教育电影厂编辑,在南京做过中央通讯社记者。1949年后历任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华东文化部艺术处干部,也曾几度因文“闯祸”,尤其是因受命撰写《海瑞》著作及相关文章在十年动乱中饱受折磨。后调入上海艺术研究所担任学术顾问、研究员,同时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担任兼职教授,古稀之年始得授徒传道,得他惠泽的“编外学生”则有无数。蒋先生既是著名的戏曲史家,有是一位著作等身的作家,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23岁时第一本著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即引起梁漱溟的关注,后曾为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1995年获中国作家协会抗战时期从事文学创作老作家荣誉纪念牌。
主要著作有:《以戏代药》、《中国戏曲史钩沉》、《中国戏曲史探微》、《〈西厢记〉考证》、《中国戏曲史索引》、《中国戏曲史拾遗》、《〈西厢记〉新考》、《〈西厢记〉罕见版本考》等10部专著,历史人物传记《海瑞》、《况钟》,历史小说集及散文随笔集《海瑞的故事》、《文坛艺林见知录》、《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等。
12月20日,原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国学大师蒙文通先生之子蒙默逝世,享年90岁。
蒙默,1926年6月生,四川盐亭人,我国著名国学大师蒙文通先生之子。195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1951年至1956年任川东行署民政厅民政科干事、隆昌气矿矿部办公室秘书、四川石油地质调查处秘书,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实习研究员,1961年起任四川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民族史和中国史硕士生导师,获国务院有特殊突出贡献专家政府津贴,1992年退休。1993年被聘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曾先后受聘为西南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当选为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理事、四川省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要著作有:《南方民族史论集》、《四川古代史稿》、《凉山彝族奴隶社会》、《越史丛考》等。曾参加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的编改工作,并整理编辑出版其父作品《蒙文通文集》。
(责任编辑:李爱平)